昨(8月31號)日,歷時4年多,主體工程投資3.2億元的北京八達嶺過境公路工程全面竣工通車。
至此,長達半世紀的S216線公路穿過長城已成歷史,八達嶺核心景區也從今日零時起正式封閉,不再過機動車。
為保古樹移公路
八達嶺過境線工程自2004年由市交通委牽頭啟動,其主體工程投資3.2億元,是北京單項投資最大的長城文物保護工程,經過3年前期準備,其于2007年開工。
據了解,八達嶺過境線全長7.27公里,包括兩個隧道、一座橋梁和4000米的公路,設計等級為三級。該路東起八達嶺林場,經過青龍橋、潭峪溝隧道后折向西北,過長城(經隧道)后沿潭峪溝至南園,沿八達嶺鎮南側營城子立交與S216線相接,終點在八達嶺輔線營城子村口。
八達嶺過境線工程施工方是路橋集團,據施工方負責人高海鵬介紹,施工時,林場連接線入口有一棵古槐,因八達嶺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,古樹名木是景區不可或缺的資源,于是調整了原設計方案,將公路南移10米,避開了這棵古樹。
出青龍橋隧道100余米,山坡上可見土邊長城遺址,因為要從土長城通過,施工方在設計中新增了一座67米長的公路橋,建成一“土邊長城中橋”,橋下就是長城遺址。
舊線路改為旅游專線
今日零時起,八達嶺核心景區封閉,禁止機動車穿行,這樣,八達嶺核心景區成為“無機動車區”。原先穿越長城景區的八達嶺舊線路段將改造為旅游專線。
核心景區封閉后,從八達嶺陵園停車場到滾天溝停車場都嚴禁機動車穿行。
八達嶺方面表示,半個多世紀來制約八達嶺景區文物安全、旅游安全、環境污染等問題迎刃而解。
為了防止過境線發生擁堵,八達嶺鎮今天啟用了規劃1路、2路、9路三條線路,連接過境線與S216線,即八達嶺老路,以備車輛繞行。
據八達嶺特區方面介紹,八達嶺景區今后還將對長城周邊歷史古城進行復建,重現明清風格古村落風貌。其介紹,因為過境線將水關長城景區、八達嶺長城景區、八達嶺野生動物園、八達嶺殘長城及八達嶺滑雪場等景點串聯起來,這些地方將迎來更多的游客。